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要闻动态
来源: | 作者:中智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3-01-13 | 349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各专委会和东方战略研究院

联学研讨二十大会议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掀起中心学习热潮,2023年1月12日上午,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东方战略研究院召开二十大会议精神学习交流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心领导、中心各专家委员会成员、东方战略研究院专家以及新闻媒体共计25人。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新力主持交流会议。

中心理事长、党支部书记李闽榕代表中心致辞,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宣言,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报告还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如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支撑。这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智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响应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号召,中心以此为契机,举办联席座谈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通过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心得感悟。也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会议,大家集思广益为中心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智库支撑。

会上,专家们通过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畅谈心得感悟,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科技强国、科技与健康、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关系、民间科技外交、新时代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文化与科技战略、金融产业与科技产业发展、国际形势、民族共同体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中心院士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首先发言,结合自身专业领域谈了学习体会。张院士指出,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建设。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还是需要有“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国外水平存在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和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不够,而中国人工智能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驱动,特别是原始创新的驱动。张钹院士表示会继续发挥自己特长优势,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心院士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谈到,“六个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其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让医学重新回归本源——中医,而中医现代化的目标是为14亿人民健康。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人民健康必须现代化,人民健康现代化要求中医必须现代化。俞院士还提到,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从系统观念发展思路就明确指出: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没有别的途径,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将引起整个医学的革命;而医学革命将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可见中医现代化对整个医学,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

中心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一级教授王怀超在交流中提出,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通过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2020年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是我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创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

国防大学教授、著名军事专家戴旭交流时提到,党的二十大中“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是两个关键词。在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就必须深刻分析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近现代史上多次发生过的历史大变局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探索发展规律。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及时提出当前应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决策咨询建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做出重要贡献。

中心国际合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康金城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提到“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必须“弯下腰来”踏实发展科学技术,突破关键领域;必须实施战略转移和突围,奋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民间外交优势,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充分发挥退休科技、外交专家的力量,开辟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局面。

中心国际合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姚为克表示通过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自身领域,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向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高端资源、要构建条件环境、要注重战略布局、要有专业服务机构支撑、要建立国际合作机制、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要体现官民并举的格局。

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金融创新发展  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东方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劲松谈到金融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重组国家实验室体系,建立虚拟国家实验室,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运用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强金融创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大型央企、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等联合地方政府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助推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中心文化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化旅游部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原副主任高金福谈到党中央一贯强调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如果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需要借助新的工具、新的手段来服务社会大众,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福万通过中华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中国本土文化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也是我们能够坚持“四个自信”的根本。

中央党校进修部原副主任、正局级组织员郭焕永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正确把握和处理与各民族的意识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中心主任,赵新力在会议总结时提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心将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

联学研讨会议气氛热烈,大家不时插话呼应专家的发言。会议比预计延长了一个多小时结束。大家表示,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部署,进一步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以新担当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会议期间,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与东方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劲松,分别代表各自单位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